【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青島:建設gps車隊管理平台海洋強國"生力軍"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青島:建設海洋強國"生力軍"

http://www.jxnews.com.cn 2018-03-15 09:00:5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徐傑 作者:楊瑤




圖為位於青島金沙灘啤酒城的“一帶一路”國傢著名燈塔。俞方平攝

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和壯大海洋經濟,都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要內容。據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傢實驗室近日發佈的《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報告(2017)》,中國的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居於全球第6位,由第三梯隊成功躍升至第二梯隊,躋身世界海洋科技創新產出和創新應用強國。

海洋賦予青島一張張耀眼的名片,更塑造瞭這座城市臨海築夢、向海而興的擔當。從在國內率先發佈“海洋+”發展規劃,到提出建設“國際海洋名城”的全球坐標,青島,早已當仁不讓地肩負起建設“海洋強國”的使命。

青島擁有711公裡海岸線,69個海島,49處天然港灣,375.3平方公裡灘塗,12240平方公裡海域面積……這樣的藍色輪廓,讓青島聚集瞭全國30%以上的海洋教學和科研機構、50%的涉海科研人員、70%的涉海高級專傢和院士。

2017年,青島海洋經濟再次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統計數據顯示,據初步核算,2017年,青島市實現海洋生產總值2909億元,同比增長15.7%,占GDP比重達到26.4%。海洋經濟總量占山東省比重20.8%,比去年同期提升1.5個百分點。海洋經濟拉動GDP增長3.9個百分點,比2016年提升0.4個百分點。

如今,在青島鰲山灣畔的藍谷,一座海洋新城正加速崛起。截至目前,22個“國字號”“中科系”“央企系”“國衛星監控管理系統海系”重大科研平臺正在這裡聚集。與此同時,山東大學、天津大學、四川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22所高校在藍谷設立校區、研究院或創新園。

隨著“產學研”鏈條的持續完善,青島在海洋領域內取得的多項成果引人註目:國內起重量最大的起重船“大橋海鷗”號由海西重機完成交付,起重量3600噸、起升高度110米;世界首座全自動智能海上養殖裝備“海洋漁場1號”由武船集團交付挪威薩爾瑪公司;武船集團北船重工承制的世界首艘第二代40萬載重噸礦砂船在海西灣下水……海工裝備產業自主化、高端化程度不斷加深。

此外,青島在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競爭力也在日益增強。去年青島市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實現增加值51億元,同比增長7.6%,占海洋生產總值比重1.8%。華大基因北方中心在青啟用,國際海洋基因組聯盟成立,通過搭建基因資源收集和研究的基礎支撐平臺,青島開展瞭海洋生命基礎科學和應用性研究。青島高新區“國傢青物流車隊管理系統島海洋生物醫藥特色產業基地”著力打造“醫療醫藥創新產業和產業平臺”,已累計引進醫療醫藥產業類項目110餘個,總投資140億元;截至目前,園內120傢生物醫藥企業產值達30億元。

海水淡化重點工程也在加快建設中。2017年,青島海水淡化和海水綜合利用產值達53.1億元,同比增長7.9%。去年7月,百發海水淡化建廠以來第一次達產,共產水105251立方米,創造瞭中國有史以來單廠海水淡化日產量的記錄,也是目前全國十萬噸級別海水淡化廠裡第一次滿負荷運行的最高記錄。

海洋科研平臺的不斷聚集,推動青島海洋科技加快發展,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形成瞭領先優勢。例如,藍谷海洋國傢實驗室誕生瞭一批大國重器。“向陽紅01”,在南大西洋執行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航次任務;“向陽紅09”是國內第一艘深潛試驗母船,曾載著“蛟龍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區域完成瞭7000米級海試任務;“向陽紅06”可抗12級風浪,具備全球航行科考能力……

2017年9月,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領銜的技術團隊培育出的首批“海水稻”在青測評,測產結果白泥地研發基地最高畝產達620.95公斤,遠超300公斤的預期。同月,《國傢海洋創新指數報告2016》通過專傢評審,青島再次彰顯瞭海洋強市的強大優勢。報告顯示,青島海洋科技投入產出綜合效率平均值0.835,居全國首位;青島、廈門、大連、杭州的規模效率均達到最優水平的80%以上;純技術效率方面,青島的平均值為0.999,處於全國最優水平。由科技部委托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開展的“第五次國傢技術預測”結果顯示,青島海洋領域國際領跑技術占全國海洋領域國際領跑技術的比例達到44.4%,發展優勢明顯。

圍繞“一帶一路”倡議,青島加快濱海旅遊國際化建設,海洋旅遊已成為建設海洋強市的重要增長極。去年,青島市接待遊客總人數超過8808萬人次,同比增長9%;青島郵輪母港客運中心共接待郵輪95個航次,同比增長5.6%;接待出入境旅客10.9萬人次,同比增長23.4%。青島郵輪母港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近日,由青島市發改委牽頭,青島市經濟信息化委、科技局、海洋與漁業局等共同參與,成立瞭一支海洋新興產業定向招商專業團隊,將面向全球招商。

重點招商產業分別是:海洋高端裝備制造業,依托國傢船舶海工裝備產業示范基地等園區和中船重工、中海油海工等龍頭企業,建設特種海洋裝備技術創新中心,發展大型集裝箱船,依托國傢深海基地平臺,參與“智慧海洋”工程,進行深遠海開發;海水淡化產業,建設國傢海水淡化利用示范城市;海洋新能源產業,開展波浪能、潮流能、溫差能、生物能、海風能等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示范,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洋新能源核心裝備,建設海洋新能源技術研發中心和裝備測試基地;海洋生物產業,推進海洋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技術,培育海洋生物優良品種;海洋新材料產業,實施海洋關鍵材料升級換代,發展海洋防護材料,海洋環保材料,海水綜合利用新材料向著海洋新材料產業招商;現代海洋服務業,提升國際航運中心和區域性航運樞紐功能,集聚全球高端航運資源,打造國際濱海休閑度假中心。

完善的海洋產業鏈,優厚的人才政策,使得青島形成海洋科技創新、產業高端發展的生態圈,必將吸引全球涉海高端要素源源不斷聚集而來。

楊瑤
arrow
arrow

    lpt577nd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