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年藍天多28個 “大氣十條”目標達成

原標題:去年藍天多28個 “大氣十條”目標達成2017年PM2.5年均濃度58微克/立方米,同比降20.5%,但仍超過國標66%;重污染日減少16天

2017年12月15日,CBD建築群映照在白雲下。2017年第四季度冷空氣活動頻繁,重污染日明顯低於前兩年。圖/視覺中國

新京報訊(記者鄧琦)2017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完成國傢“大氣十條”下達的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目標。另外,2017年北京市優良天數226天,比2016年增加28天;重污染日23天,比2016年減少16天。

環保專傢表示,雖然“天幫忙”不少,但如果氣象條件不利,長時間來看,空氣質量應該在波動當中持續改善,不會發生惡化。

去年大氣條件整體有利

昨日,北京市環保局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2017年北京市空氣質量狀況。

2017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較上年同比下降20.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分別為8微克/立方米、46微克/立方米、84微克/立方米,較2016年同比分別下降20.0%、4.2%、8.7%。

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市SO2達到國傢標準;台中清化糞池NO2超過國傢標準15%;PM10超過國傢標準20%;PM2.5超過國傢標準66%。

市環保局介紹,去年全年從逐日累計濃度變化情況分析,2017年1月大氣污染擴散條件不利,PM2.5累計濃度高達116微克/立方米,濃度同比反彈超過70%;後期濃度呈現持續下降特征,從9月份開始,PM2.5累計濃度達到60微克/立方米,並在秋冬季繼續保持下降趨勢。2017年全年,PM2.5有9個月月均濃度為近5年同期最低水平。

從大氣污染擴散條件分析,2017年氣象條件整體有利,北風頻率較高。尤其是第四季度,冷空氣活動頻繁,發生空氣重污染過程4次,造成重污染日5天,明顯低於前兩年水平。在持續的大氣污染減排,疊加有利的大氣擴散條件共同作用下,2017年北京市空氣質量顯著改善。

五年來達標天數增加50天

2017年是北京2013年至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

市環保局昨日通報,2017年與2013年相比,北京市主要污染物年均濃度均顯著下降,SO2、NO2、PM10、PM2.5分別下降70.4%、17.9%、22.2%、35.6%;其中SO2下降幅度最大,2017年年均濃度首次降到個位數。

2013-2017年,北京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顯著增加,2013年達標天數為176天,2017年達標天數為226天,增加瞭50天。其中,1級優天數從2013年的41天,增加到2017年的66天,增加瞭25天。

另外,北京市空氣重污染天數五年來減少35天,重污染發生率明顯降低。

不過,市環保局也表示,1998年以來,北京市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監測的空氣主要污染物濃度均呈現持續下降特征,但目前PM2.5、PM10、NO2等污染物仍超過國傢標準,說明北京市空氣質量的改善仍將是長期的過程。

■背景

燃煤治理是過去十年總和

五年來,北京用超常規的手段治理大氣污染。

市環保局介紹,五年來,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農村散煤治理、調整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污染企業、老舊機動車報廢轉出等完成總量大約是過去十年來的總和,堅決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務,將“人努力”發揮到極致。

截至2017年,全市優質能源比重提高到90%以上。全市五年共淘汰高排放老舊機動車216.7萬輛,累計為約5萬餘輛使用兩年以上出租車更換三元催化器;大力推廣新能源車,全市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規模累計達到20萬輛。

五年來,關停6傢水泥廠,調整退出印刷、鑄造、傢具等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污染企業1992傢。

另外,五年來,固定源立案處罰1.62萬起,處罰金額5.9億元;其中,查處大氣類環境違法行為8519起,處罰金額2.1億元。

市環保局表示,2013-2017年,是北京大氣污染防治力度最大、措施最豐富、成效最顯著的五年。但也要看到,大氣環境質量要得到根本改善仍然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過程。

2018年,北京將繼續聚焦PM2.5污染問題,更加註重法治、精治、共治,綜合采取法律、經濟、科技、行政等手段,推進多種污染物協同減排。

■釋疑

空氣改善“天幫忙”貢獻多大力量?

去年11月和12月確實是“天幫忙”,但總體是“人努力”的結果

空氣質量的改善,除瞭“人努力”,還有“天幫忙”。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書肖介紹,經過初步評估,氣象條件對於這幾年空氣質量的影響,不同月份影響不一樣。這五年總體來看,氣象條件並沒有很大的變化。以2017年為例,氣象條件比較幫忙的是秋冬季,尤其是11月和12月,確實是“天幫忙”。但是,2017年1月和2月氣象條件不利於污染擴散,1月和2月,相同排放量的基礎上,污染物濃度增長瞭60%以上。

所以,總體而言,2017年各個月份的氣象條件會有抵消,在氣象條件略微有利的情況下,總體是“人努力”的結果。不過,氣象條件對空氣質量的影響是復雜的,還在繼續評估。

王書肖介紹,短時間內氣象條件對空氣質量波動的影響,目前的技術預測起來比較準確。但是,很難預測未來一年的氣象條件。不過,2013至2017年大部分污染物都在顯著下降,包括周邊區域也在下降,所以,長時間趨勢來看,空氣質量應該在波動當中持續改善,不會發生惡化的情況。

五年來北京PM2.5源解析有改變嗎?

大氣能源結構不斷轉變,相應來源也發生變化,將發佈新一輪源解析

市環保監測中心副主任劉保獻介紹,2014年北京發佈瞭2012年至2013年大氣PM2.5的源解析,確定瞭外地傳輸占比28%至36%,本地源中機動車占31.1%,燃煤占22.4%,工業占14.3%,揚塵占14.1的主要污染源的占比情況。

劉保獻表示,近五年全市以PM2.5源解析為依據,聚焦煤、車、工業、揚塵四大領域,精準發力,持續用力。實踐證明,污染減排是硬道理。

五年以來,大氣能源結構不斷轉變,污染物改善顯著,相應的來源也發生瞭一定的變化,新一輪源解析也正在緊鑼密鼓開展,相關結果出來以後會對外發佈。

未來北京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如台中通馬桶價錢何定?

2020年PM2.5擬降至56微克/立方米,2035年大氣環境質量根本改善

市環保局大氣環境管理處處長李翔介紹,下一階段,北京會一直在致力於持續改善空氣質量。

今年北京發佈的城市總體規劃明確提出,在正常氣象條件下,到2020年,北京市PM2.5從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0年的56微克/立方米,各軍營單位抽肥到2035年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根本改善,這其實已經對大氣防治的目標和路線圖給出瞭明顯的規劃,所以下一階段將努力實現這個目標。

責任編輯:王樹淼


新浪新聞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註新浪新聞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arrow
arrow

    lpt577nd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